热处理后继无人并非杞人忧天

上传时间:2017-3-24 浏览次数: 1191

热处理是理论性很强的科学,又是实践性很强的技术,一直位居“材料科学与工程”和“机械制造”两大前沿。《中国热处理与表层改性技术路线图》明确指出:热处理是国家核心竞争力!深刻诠释热处理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然而,现实情况并非如此。如今的热处理,既无人又无“能”,无人导致了无“能”。曾经轰轰烈烈的热处理被冷落到如此悲惨的地步,不能不算是热处理行业的悲哀。

 


热处理人才状况

热处理人才断层问题早已凸显,但并没有引起政府和行业部门的重视。人是企业最活跃的因素,“得人才者得天下”。从根本上讲,市场竞争本质上是人才竞争。人才竞争是企业竞争的重中之重,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的根本。笔者相信“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的神话。目前的状况是:国有企业技术人员老化和严重流失,原有民营企业热处理技术人员十分稀少,新建民企需要大量的技术人员。由于高等教育体制的变化,几乎所有的工科院校都取消了“金属热处理”专业,新设的材料与工程专业不能保证毕业生具备足够的专业和实践技能。许多大学毕业生不愿到生产第一线,相当一部分企业因大学生在热处理呆不牢也不愿招聘,造成热处理技术人员严重缺乏。沿海城市民企从内地招聘技术熟练工或退休老工程师能解燃眉之急,但终不是长久之计。因年龄原因,“文革”前入校的大学生全部到了古稀之年,“文革”中入学的“工农兵”大学生也已基本退休,九零后毕业的热处理大学生大部分当了领导或改行,21世纪开始很少见大学生到车间来……当前热处理企业尤其缺乏既懂产品生产工艺又精通金相的热处理质量控制工程师,更缺乏从事热处理新技术新工艺研发人员。放眼脚下,展望未来,未免有失落之感。

 


再来看金相人员,也让人十分担忧。金相是热处理的眼睛。中国好多机电产品寿命不如外国低,并不是材料差,也不是硬度低,而往往是金相组织技不如人。随着老的金相人员的退休,各企业中现在的中坚力量大多为20世纪80年代后期毕业大中专毕业生。计划经济时代的大学毕业生属国家干部,技术人员和领导干部工资待遇差不多,工作十分稳定。金相被人们称为产品的“内科医生”,是知其所以然的学科,人的挑选也十分严格,能干上金相的还真很自豪,让别的工种人群羡慕不已。到了90年代,随着国家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出现,企业部分职能分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重要的程度依次是营销、财会、生产、技术、最后才是质量。管理层的待遇大大高于技术质量层,同年龄同年毕业的两个人,领导者工资可能会高出工程师数倍。结果造成人人想当官,当不成官就去搞营销。技术人员则被认为是没有出息的人,而金相又属于专业性很强的那种,尽管非常重要,但金相检验历来是是非之地,是得罪人的地方。即使干得很好,也还免不了被人说三道四。因此,大多数人不会选择干金相这个行当,即使“误入岐途”也会找出种种理由离开金相这个岗位,造成金相人员一缺再缺。

 


很多企业由于金相人员的跳槽或退休,从工人提拔上来的年轻人顶不上来,热处理及材料质量难以控制,不得不返聘退休者。目前为了适应企业对金相检验的需求,社会上办起了各式各样的金相培训班,但是培训的都是教科书式的金相检验人员而已,不具备质量分析和追溯能力,企业的热处理质量难题还是解决不了。在机械行业,谁都知道,金相责任重大,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不直接产生效益,作用隐形,定岗在辅助岗位,待遇远不如其他设计、工艺人员,甚至不如主管设备的技术人员。按照目前的情况分析,金相人才的危机还有日益加重之虞。金相技术难度高,人才的成长速度慢,一般5~6年熟练,10年才比较精通,现在如果再不抓紧对金相人才的培养,没有新鲜血液的注入补充,人才断层只会日趋加剧,势必成为制约各行各业发展的瓶颈。警钟已经敲响,金相技术同样后继乏人并非杞人忧天。

 


热处理工程师、金相员稀少,热处理炉前工更是严重短缺。招工难,难招工,热处理岗位处于前所未有的尴尬局面。除少数国有企业外,外资及民营企业热处理工人基本是农民工,他们离开土地未经任何培训,仓促上岗,即使这样,还是缺兵少将,有些工具厂“一个人操作一套高速钢刀具生产线”,一个人抢了三个人饭碗。其他如真空淬火、气碳渗碳、多用炉等亦有一人顶数人的异常情况。由于热处理是有毒、有安全隐患,加之要上夜班,现在的年轻人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宁可到超市去当收银员,也不愿到热处理当操作工,造成热处理操作工紧张的被动局面。

 


热处理人才成长困境

热处理及金相技术人员基本上毕业于“金属材料专业”,而学校的教学科研体系与工厂生产往往脱节,学生没有完整而系统的学习过金属热处理及金相知识。高校专业培养严重缺失,主要表面在以下4个方面。

 


(1)大学专业越来越宽泛,针对性削弱了
以前的工科院校基本上都设有金属热处理专业,尤其是名牌大学如上海交大、浙江大学、哈工大、西安交大、北京钢院、陕机院等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热处理精英。20世纪60年代,确实有“金属热处理”专业,而90年代前后,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专业作了相应调整,成了“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到了1996年“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全面停止招生,进入“机械设计与制造”或“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有的高校原设有“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专业”演变成“热处理”“锻造”“铸造”“焊接”热加工的大杂烩。大约在2004年将“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和“表面工程”合并成“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金属热处理成了摆设、附属物,逐步被边缘化、冷淡化。

 


(2)课程内容简单,难度大大降低
主要课程《金属学》、《合金钢》、《有色金属》合并为《金属材料》课程;《热处理原理》、《热处理工艺》合并为《金属热处理》课程。

 
 
地址:上海闵行区申滨南路1058号龙湖虹桥天街D栋901室

电话:+86-21-69190370      E-mail:1060727407@qq.com

关注我们

CSFE

 © 2021  上海华野会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15040918号-1

x
x